止檔與緩沖器不配合。對于一般橋式起重機來說,緩沖器在起重機出廠時已安裝在起重機的端梁上,止檔則是在起重機安裝過程中加于軌道兩端的,有些安裝廠家為了圖方便,隨便找一塊鐵板焊于軌道端部。且不管其牢固程度是否符合要求,能否與緩沖器配合,造成許多上檔安裝位置過低,導致起重機在運行到端部時只能以掃軌板碰撞止檔,掃軌板碰撞變形后,使用單位又不分析原因,盲目將掃軌板拆掉,繼而以車輪代替碰撞止檔。碰撞嚴重時,會造成車輪變形,否斜、出現裂紋、減少車輪的壽命.同時使起重機出現跑偏啃輪等隱患。防風裝置取代緩沖器。龍門式起重機除了上述問題外,還有許多的使用單位自行將緩沖器拆掉。在安裝緩沖器的部位穿上鐵鏈,連接在軌道端部的地錨上;作為防風裝置。其實這是一種完全錯誤的做法,在作業過程中,此時起重機如遇風被刮動,在其他止動措施不起作用的情況下,最終只有靠緩沖器與止檔的作用將其擋住,人為拆除往往留下嚴重隱患,這種拆東墻補西墻的作法應予杜絕。單梁起重機葫蘆小車緩沖器的設計缺陷。單梁起重機葫蘆小車的緩沖器設置在主梁一側的端部,多采用硬像膠制品。由于其自身設計原因及葫蘆小車安裝的無方位性,緩沖器在發生作用時往往與行進中的葫蘆小車的開式齒輪所帶動的主動輪的輪齒相碰撞,由于車輪是在轉動中被制動,產生的力矩很大,輪齒對緩沖器的破壞力就更大,尤其是葫蘆小車帶載運行時,往往造成緩沖器的破損、脫落、失去其功能。如不及時維修更換,葫蘆小車的開式齒輪就會與安裝緩沖器的鐵塊相碰撞,對開式齒輪形成損害,同時也使葫蘆小車在行進中的制動變得突然,增大了事故發生的可能性。而這類橋式起重機大多是采用手電門控制,操作人員不固定,許多操作者并不了解緩沖器損壞或已脫落狀況,易發生主動輪的輪齒與端部鐵塊的硬碰撞事故。


電氣線路的問題手電門橋式起重機的控制線路。由于目前在用的手電門控制的橋式起重機多為老產品。手電門電壓為380V,據有關標準規定:手電門控制的起重機應采用安全電壓,且手電門上的緊急開關能夠控制起重機的總電源。故需將原來的控制線路進行整改。但由于改裝隊伍的技術能力參差不齊,或是盲目追求效益。而不顧改裝質量,致使出現了控制線路不規范的問題,主要表現在:a.不設總接觸器。手電門上的緊急開關直接與各按鈕的控制線相串聯,使得緊急開關只能控制手電門上的控制電源,而不能控制起重機的總電源。b.接零、接地問題。這是一個簡單卻又十分普遍的問題。目前筆者所檢驗過的起重機都是采用三相四線制中性點已接地的低壓供電系統,在地面電源往起重機上接線時,一定要采用四芯電纜,三芯作為相線,另外一芯則與供電系統的零線相接。這芯零線一定要接到起重機的金屬結構或大車軌道上去。c.接線混亂。電氣元件老化是起重機普遍存在的電氣問題。許多電氣元件損壞后,維修人員圖方便,不按原來的線路連接而是單獨接線,使線路變得混亂、無序。有的安全裝置損壞后、維修人員不是修復、更換安全裝置,而是人為地將安全裝置的線路短接,失壓保護、零位保護、緊急開關及各類限位器的失靈就是這種原因造成的。